中国日报中文网:中交三航局如皋路网项目纪实(一) “绿豆糕”里钻深孔

发布日期:2022-01-20 发布来源: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量:729

  1月14日,中国日报中文网报道三航局二公司如皋南站项目——

中国日报中文网

  除了拥有“长寿之乡”的盛名,如皋也孕育了独有的复杂粉质砂土地质,“我们给这种地质取名为‘绿豆糕’,这样的土质,对我们钻孔施工既‘友好’也‘不友好’。”三航局如皋南站枢纽及涉铁综合配套项目总工黄存东说。

  虽然有丰富的钻孔灌注桩施工经验,但在复杂粉质砂土层施工,黄存东还是第一次。

  三航局承建的如皋南站枢纽及涉铁综合配套项目位于江苏南通如皋市,是完善如皋城北片区路网,拓宽如皋城市空间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出行质量。

  按照设计线路,该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如泰运河大桥136根直径为1.5米,钻孔深度超过70米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要在深厚松软的沙土中实施。“粉质砂土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土体松软,如同‘绿豆糕’一样,钻机在地下钻孔时可以‘一往无前’。”黄存东说,“但也正因此,其稳定性差,受桩机钻进扰动,容易发生塌孔。”

  “特别是位于如泰运河岸4号、5号主墩桩基,塌孔问题被成倍放大。”质量部长张坤鹏补充道,“地基由于长期受河水影响,稳定性极差,且临近运河孔内易涌水,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要进行超过70米的超长灌注桩施工更是难上加难。”保证不塌孔,同时满足75米钻深要求成为项目建设的重点控制工程。

  项目初期,团队按照先难后易原则,率先展开临河区域40根桩施工,尽管项目部慎之又慎,但首根工艺性试桩刚开始没多久就出现塌孔。团队本以为是凑巧,随后又选择两处进行钻孔,依然出现问题,塌孔率百分百。复杂粉质砂土层的“威力”让施工一时间陷入了困境。

  显然,传统上灌注桩钻孔施工后,将配制的泥浆灌入桩孔内,使之附着在孔壁四周,形成一道护壁工艺已“失灵”,寻求更为安全高效的成孔方案势在必行。否则,项目进度也会被拖后腿。

  绝不能被“绿豆糕”挡住了去路。黄存东立即邀请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代表组成攻关小组,对砂性土易碎“体质”进行技术攻关。

  方案研讨会上,项目经理项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打设钢护筒替代泥浆护壁,提高孔壁刚度,来阻止土层受钻机振动而变形出现塌孔。”经过研讨,项勇的想法顺利通过。

  初步对策有了,但地下砂土层厚度达60米,全部打设钢护筒,成本惊人,实不划算。成员再次发起技术攻关,升级方案,同时实现成本“瘦身”。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研究小组发现,地下9米深是塌孔发生的分界点,越往下,出现塌孔概率会相对减小。原来,近河区域有原码头驳岸,基础在码头施工时,开挖回填过,土质十分松散,故而极易出现塌孔。而9米以下是原始土层,相对结实。

  这时,黄存东灵机一动,“9米以上土质强度低,采用钢护筒固体法,而9米以下仍然采用泥浆护壁法,这样效果有保障了,也能省去大笔开销。”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利用钢护筒加持泥浆护壁的方案逐渐清晰。

  但团队依然不放心,原因在于原始土层相对结实,但体质松软没变,仍有可能出现坍塌,找寻护壁效果更佳的新型泥浆又成为大家需要攻关的重点。

  黄存东带领技术员们分秒必争,翻阅了百余个易塌孔区灌注桩施工经典案例,终于一种名为“可利尔化学泥浆”的新型泥浆进入视野。该泥浆以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料,配以护壁剂、防渗剂、稳定剂等多种添加剂,可使泥浆粘性增加,护壁效果远胜于常规的膨润土加水自然造浆,使孔体的承载力变大。但实际施工千差万别,市场上现有的泥浆可能难以做到有效“固体”。

  面对困难,团队决定从市场上购买原材自行研发,重复验算原料配比,确定各添加剂最佳掺入比例,采用烧碱水溶液调整PH值,提升浆液浓度。大量试验后,终于有了满意结果,“没成想泥浆也能有这么好的粘黏性。”张坤鹏看着实验结果说。

  初期技术攻关过后,还需要“硬指标”来检验。黄存东带领技术人员重启工艺性试桩工作。“强体”必须万无一失,黄存东现场给团队下达“军令状”。

  于是,大伙儿又从优化工艺着手,钻机改用护壁性更好的正循环方式钻进,并规范钻进速度,减轻对孔壁扰动……终于,经过系列努力,一举解决了塌孔难题,实现1天1根桩到2天3根桩效率提升,还提前15天完成施工,桩质量也全部达到一类桩标准。



  来源:二公司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