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80吨级钢桁架的毫米级吊装

发布日期:2021-09-03 发布来源: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量:2257

  “起!”一声号令,重80吨、跨度67.5米的最后一榀钢桁架被缓缓提升至20多米的高空,手拿对讲机的三航局扬州空港新城项目部经理李海陵,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三航局承建的扬州空港新城项目是国内首个影视产业带动文旅产业的文化建设项目,共建有18个摄影棚,这次施工的B1组团5号影棚占地面积约10055平方米,面积、棚宽、棚高在国内的影棚内均处前列,主体结构共需安装17榀钢桁架。其中主体结构的钢桁架吊装是最具挑战性的。

  

  “大跨度的钢结构吊装,如果选择高位安装,大量的焊接工作就得在高空进行,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很高。”第一次讨论钢桁架吊装方案,项目总工程师顾东一下就指出了难点所在。

  针对这一难题,李海陵和团队连续多日咨询设备厂商,模拟白纸画了一版又一版,紧张的工期和安全管理风险始终让高空焊接方案指向“否定结果”。

  “同样是钢结构,钢桁梁是否可以像钢筋笼一样场外加工,场内吊装?”在桩基施工的李海陵冒出了新的想法。

  

  新方案需要在固定的胎架焊接长达67.5米的钢桁架,桁架顶部高30.4米,需要用2台150吨重的履带吊将钢桁架整体吊升至位于23.4米高的支座层。而履带吊大臂长43米,起重半径为9米,测算下来腾挪空间不超过15米。这种情况下,起吊的方位角度尤为重要,底部的“毫厘之差”,升上高空可能就变成了“千里之别”。

  “新方案规避了高空作业的弊端,但随之而来的是重大设备的吊装难题”,为了确保足够的吊装空间,技术员王岸思用上了“素描”的手段,利用计算机软件等比例描绘现场工况。反复模拟安装情形,寻找最合适的吊装方位和角度。

  经过多次模拟,王岸思发现,当履带吊侧向正位安装,且大臂旋转基点与桁架安装点横向距离为7米、纵向距离为5.7米时,履带吊的大臂和拉杆都不会与钢桁架发生碰撞,且吊装位置最为精准,完全满足吊装需要,“侧方位拼装,正位吊装”的技术方案也最终敲定并顺利实施。

  “李经理,最后一榀桁架太靠边,正位吊装作业空间不够,精度难保证啊!”在最后一榀桁架吊装前,王岸思发现用了16次的“老方法”不奏效了。

  

  原来,最后一榀桁架安装后需要把前后两榀桁架连接为整体,桁架边缘距离砼立柱只有10厘米的空间,纵向安装空间也只有15米,除去2台150吨履带吊体积后,所剩的腾挪空间无几。安装精度依然得控制在毫米级别,工程建设陷入了“瓶颈”。

  工期一刻不得停,第17榀桁架的吊装方案研究迅速展开。当晚,李海陵对着案头的施工图纸看了又看,一连画了好几个吊装示意图后,突然茅塞顿开:“之前在胎架处拼装后再运输至起吊位置,是为了减少频繁移动胎架带来的不必要麻烦。现在是‘临门一脚’,何不直接在安装位置下原位拼装再整体吊装呢!”新的方案一经提出,接到任务的王岸思立即开启了第二轮模拟吊装。

  在安装位置下原位拼装,胎架位置的精准性就成为了顺利起吊的关键。利用BIM技术,项目团队成功将吊装过程中的未知因素通过动态模拟展现得一清二楚,新方案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

  8月4日下午,第17榀钢桁架起吊就位。项目团队在桁架两侧设置了缆风绳与柱体固定,并提前做好初步校正,将定位轴线与混凝土柱体、桁架中心线一一对应。为了将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测量员朱建豪负责点对点“手动对焦”,实时与吊车司机沟通调整桁架垂直度、检查桁架侧向弯曲度。

  

  “吊装成功!”8月4日下午4点28分,最后一榀钢桁架稳稳地落在了指定的位置,左右两侧距离分毫不差,司机操控着履带吊臂立即将混凝土柱与桁架上的连接板固定,备受瞩目的万平米摄影棚钢结构顺利封顶,李海陵的几个月来提着的心终于也稳稳地落了下去。


  来源:三公司

  文图:程媛 王岸思

  编辑:王心慈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