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五十七年

发布日期:2019-10-17 发布来源: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量:4928

  从上海到江苏,从妙龄少女到白发老人,谈起到江苏的57年,阿婆总是回忆满满,说的最多的就是:“江苏的变化太大了。”

  阿婆,一位手里拄着根拐杖,头上戴着一顶旧草帽,露在帽檐外的头发已经斑驳的八旬老人,深深下陷的眼窝以及饱经风霜的脸,似乎总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阿婆为人出了名的热情慈爱,总爱拉着我的手,塞给我大把饼干,并步履蹒跚的递给我一把小木椅坐下,讲述她的故事。

1962年,当时刚满16岁的阿婆,为响应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加入到下乡插队的行列,离开了家乡上海,不久便被分配到了一个苏北的小县城——灌南。“我记得那时候刚到江苏,第一印象就是荒凉,贫困。”阿婆回忆说。当时的灌南不同现在,满是弯曲泥泞的土路,路边零零散散着破旧的茅草房,人们的穿着则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条件十分艰苦,这让初来乍到的阿婆有了些许不适应。

 

 

       来不及停歇休整,第二天,阿婆便在老前辈们的带领下,开始了开荒、种小麦和甜菜。每天清晨4点,伴随着起床哨子吹响,阿婆就得扛起锄头准备往麦地出发了。通往麦地的小路的蜿蜒且凸凹不平,出去一脚就是稀泥,这短短的步行路程却足足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到达麦地后,阿婆便投入到忙碌的除草劳作。“当时规定,不论男女,每天一天一条麦隆,清除地头里杂草。可别小瞧这一条垄,远远望过去,4里路都不止。”阿婆皱了皱眉,说道,“从清晨4点干到早晨8点,然后休息一个小时,大家开始吃早饭。驴车把馒头、井水送到地里,偶尔也有些白菜、土豆。那时候,只要吃到一点肉粒,就感觉是过大年了。”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人们仍满怀激情,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不少人的身体烙下了很多问题。说到这,阿婆脸上蛛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了一块儿了,那布满血管的手缓缓地卷起裤脚,指了指膝盖,“阴天,就疼。”

  来到江苏的第九个年头,阿婆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在江苏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全中国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小县城的样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泥路早已换上了“水泥衣”,简陋的“茅草屋”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砖木结构的上等房,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的旧貌,“那时,人们也终于度过困难关瓜菜半年粮的日子”,阿婆欣慰地说道。

 

     现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蛟龙”连接着街道每一个角落,三餐粮足早已是居民农民的现实,顿顿有肉已是千家万户寻常之事。人们不再为温饱而苦恼,人们开始在吃上讲起了科学、讲起了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阿婆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一切,那额头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苍老的嘴角露出一丝慈祥。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