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阅兵场” ——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有感

发布日期:2019-10-31 发布来源: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量:2590

  一首首赞歌欢唱嘹亮,一发发礼炮响彻云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旌旗飘扬,铁甲生辉。三军将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战车方阵怀着雄伟的气势驶过长安街,钢铁雄鹰拉出彩带划过首都蔚蓝的天空。这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庆典仪式的现场。

  “让我亲切的唤一声阿中哥哥,今天是您的70岁生日,70年沐雨栉风,70年风雨兼程,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这一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尽情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由衷赞美和真情热爱。

  看着英姿飒爽的徒步方队和高精尖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我不禁思索,以“零失误”完美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背后,需要一支多么训练有素的团队和一批多么先进可靠的支撑装备。

  思绪拉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太湖隧道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每一步成功,背后也如“大阅兵”一样,需要做大量平凡细微、持之以恒的工作。面对环保要求高,限制条件多,工程量大,工序复杂,作业交叉频繁,交通组织复杂的考验,三航各级参建人员以打造省部级品质工程为己任,发扬“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精神,严把工程质量关,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工程阅兵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号工程”需要“一流装备”,阅兵场上所有武器装备都是中国自主研制,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封锁打压也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核心装备是买不来的,“刀把”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三航太湖隧道项目建设者众志成城,建成了江苏省内在建交通工程最大的、集自动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全封闭混凝土供应中心。该中心承担了整个太湖隧道项目近12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供应,生产的清水混凝土浇筑出了一件件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的“工艺品”。实行全自动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智能机器人、大型起重机、智能作业机一应俱全,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钢筋笼半成品。

  拥有60米“长臂”、总吨位超过500吨的“桩9”巨型打桩船虽是一名“老将”,但“老树发新芽”,锐气丝毫不减当年。只见“桩9”像一支“定海神针”矗立在太湖之中,长臂从驳船上吊起一根方桩,黄绿相间的振动锤接过钢板桩后将其悬空吊起,再垂直插入水面,随着液压振动锤的不断发力,钢板桩一步步向湖底挺进。施工现场,高耸林立的桩机吊机、川流不息的工程车辆、穿梭往来的运输船舶,构成了“工程阅兵场”上驰骋疆场的“装备方阵”。

  人的精神状态是取得胜利的关键。阅兵场上,受阅官兵雄姿英发,展现了中国军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神面貌;太湖之滨,三航建设者豪情万丈,践行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获评三航局“十大杰出青年”的项目书记孟开醒,默默奉献,精心耕耘,打造着中交三航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和品牌实力;作为“中流砥柱”的项目总工卞桂荣,挺拔而精干的身板承受着工程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赶回家看一眼病床上的母亲;“青年才俊”徐伟,仅几年的磨砺和风吹雨打,脸颊上已有了一道黑白相间的安全帽带系出的烙印。

  建设太湖隧道的三航工程人,凭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拼搏精神,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豪情,践行着“三行奋勇争先锋”的诺言,把工作做到极致,把工程做成精品。全国政协副主席、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调研指导太湖隧道工程建设时也为中交人“点赞”,“把工程交给你们做很放心”。正是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建设者的无私奉献,造就了中国“基建狂魔”的美誉,构成了“工程阅兵场”上的“三军仪仗队”。

  建设伟大工程,可谓“步步惊心”,每一个决定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换一个角度看,太湖隧道工程建设何尝不是一场在太湖上进行的特殊“阅兵”——在属于我们的“阅兵场”,以同样神圣的职责和坚定的信念,“踢好每一个正步”。(三公司 张结斌)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