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运输》:与“海蛟龙”较劲的真男儿

发布日期:2011-10-10 发布来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浏览量:4354

今年的519,交通部隆重召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三航局总工程师、时任二公司长江口建设总指挥的曹根祥身披“建设功臣”红色绶带得到交通部部长李盛霖的接见。这是曹根祥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历时13年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全面竣工。这是一个将几代水运人的梦想化为现实的日子,又是一个汇聚了无数建设者智慧结晶、足以让每一个亲历者豪情万丈的日子。13年前,那时的他每日与“海蛟龙”较劲,那时的长江口铁甲隆隆,百舸争流……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长江口地形复杂,虽然设计院设计出了使用安全、保护周边建筑物的稳定结构,但图纸上的东西如何转化为实践?设计结构的施工可行性又如何?曹根祥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着眼于长江口水域河床底质冲淤变化剧烈,建造工程量巨大的整治建筑物的关键技术难题,曹根祥带领三航局先期试验小组创造性地开展了护底软体排施工可行性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开发出护底软体排施工工艺及成套设备,采用由复合土工布为基底的砼连锁块及砂肋护底软体排,有效地保护了上部结构和自然泥面,阻止底沙流失,适应并控制了河床的冲刷变形,既保障了导堤范围河床的稳定,又实现了导堤的安全可靠。这套工艺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我国的河口及浅海海床护底施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回报是丰厚的:这套由三航人为长江口工程度身定制的护底软体排施工成套工艺被荷兰专家称为“最适合长江口工况条件的实用技术”,被日本港口及海岸工程专家合田良实誉为“长江口工程中最成功的创新”!

曹根祥常对人说:“一流工程,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支撑。”在他领导下,项目部成立了科研攻关组,与上海航运科研所联合开发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又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发了“GPS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在施工作业船上,只要打开电脑控制台,经软件处理的北京座标、WGS座标,倾刻转化为施工座标,施工船舶的船型线条、工程轴线在电脑屏幕上一览无遗,绝对误差在10毫米内跳动。整个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铺排、抛石、整平、安装,在GPS系统指挥下,进行得有条不紊。全面建成的14公里多的堤身堪称一流,已开始在规范水流、水速方面,初步发挥了导向功能。曹根祥自豪地说:“待97公里南北导堤全部建成,要比荷兰的三角洲工程还要宏伟。”该成果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无需验潮,精度高,数据处理快,成图准确,通过了上海市科协鉴定及专家论证,并经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证明:该系统属国内首创,处于国内科技领先水平,获得了上海科技成果三等奖。

让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

“这哪里是河口,分明是海口,治理这个根本不可能成功!”当有着丰富河口治理经验的国外专家、学者望着90公里宽的长江口发出“不可能完成”的叹息时,曹根祥却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向国外专家发出了挑战,一次又一次地书写着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传奇。

曹根祥参建过的大型工程不下20余个,但回顾长江口——这个我国迄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难度最高的交通水运基础工程,让他感触最深的,应该还是那些属于极限的挑战。

挑战来自环境之苦。在参建长江口的过程中,项目部遭遇过几十次台风、数百次8级以上突发性大风、60多年未遇的高温酷暑、百年未见的大暴雨袭击,1多高的涌浪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都已经是一种本领和考验,更何况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迎风斗浪、施工生产了。

挑战来自工程之难。一期工程中,南导堤“鱼嘴”风流口工程事关长江口整治成败的关键项目,工期上越早完成对整治就越有利。“鱼嘴”的地理位置独特,地处长江口上游,水流湍急,高滩上可以立人,深处则达水下十几米。“鱼嘴”的线性变化要求每一半圆体结构断面均为根据标高不断变化的渐变结构,这对机床整平、构件安装及标高控制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挑战来自工程之艰。三航人在长江口工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新技术、新工艺、新问题,在经历了无数的失败,终让庞大的“水下机器人”在幽暗浑浊的环境中将参差嶙峋的水下道路熨帖得平平整整。

作为总指挥,曹根祥心急似焚又不失大将风度,他竭尽全力抓规划,抓协调,抓统筹,抓设备,抓科技领先……三个采石场,五个预制厂,土工布加工厂,设计科研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人们常看到他背着一个装满图纸的大包,手提一个大水壶,在各施工现场来回奔走;看到他双休日在办公室里伏案书写,通宵达旦,茶几上堆满了一叠速泡面。春节期间,他几乎每天在办公室里度过。他用小平同志说过的“要抓住本世纪末的最后机遇”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决心让长江口的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以一流的工程让人民放心。

创新点燃“水下长城”的助推器

如果说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的成功有一个灵魂,那么这个灵魂就是创新。从决策总体方案到实施,长江口工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创新思维的闪耀。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采用新材料、开发新结构、创造新工艺、研制新设备,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大舞台上攻克了一项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曹根祥对施工中出现的难点、重点,成立专门的课题攻关小组,对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探索和革新;成立QC活动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如确立了提高水上塑料排水板施工工效等课题项目;对重点、特殊岗位和工种技术带头人进行选拔、培养,有意识地让这些技术领军人物在日常工作中挑大梁、担大任。

曹根祥确立了“以技术创新带动工程建设”的管理思路。在长江口工程设计施工中,无论从掌握长江口特性、优化和完善设计内容、寻求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研制世界上尚无先例而适合工程施工的各种船机设备,还是从探索符合工程需要的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工程动态监测和动态管理、健全工程质量监控措施、监测手段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技术含量较高的科研成果,护底软体排铺设施工工艺、专用软体排铺设船、首级GPS控制网、大型施工作业船舶GPS电脑监控软件以及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破解了一期工程的难题。多孔空心方块水下安装关键技术,率先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如此软弱的海底筑成全断面空心方块、具有导流作用的斜坡堤。三航开发使用的步履式水下基床整平机及施工工艺、500吨半圆体预制出运工艺以及各种专业吊具的研制均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成为国际领先的工艺和技术。

日前,曹根祥又主动请缨,奔赴广东珠海,参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在汹涌滂湃的南海,我们期待这位真男儿再创辉煌。(王澍洁 吴惠娜)

 

(图为曹根祥受到交通部李盛霖部长接见)

附图: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