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运报》、央视网:新领域 老国企名声鹊起

发布日期:2010-11-15 发布来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浏览量:4515
阅读提示:
作为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中交三航局却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朝气,尤其是近年来,该公司凭借灵活的经营战略、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管理体系,成为了海上风电安装领域的主力军,其6项技术成果更是打响了该企业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11月11日,笔者从中交三航局获悉,该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海上风电整体安装经验的企业,其6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据了解,该公司于近日一举中标两个国内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成为此次新能源建设领域风电场施工安装的最大赢家。
 
进军新能源领域
以经营为龙头,加强领导、主动出击、全员参与,公司领导分条线、分片区负责指导工作。”这是三航局董事长方彦在今年工作务虚会上确定的经营工作思路。为此,该公司紧紧围绕“两新三并举”(即“新领域、新地域,中外并举、水陆并举、东西并举”)的战略方针,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变直线化管理为区域化、片区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了经营意识。
该公司成立了以方彦挂帅的风电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船机设备、市场推广、科技研发3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副总经理顾巍、季振祥,总工程师曹根祥担任组长。同时,该公司还成立了包括基础组、设备安装组和设备改造组在内的课题专项小组,专门攻关潮间段的风电施工安装设计方案以及深水段风电施工安装的工效提高问题。
自5月份海上风电项目发标起,三航局就集中专业人员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施工方案进行逐步深化和落实,并着手对标书进行制作。该公司还把在走访中听取的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建议写进标书,作为施工安装方案的有力佐证。最终,这一方案被专家认定为“研究深入、可行性强”,得到一致好评。
三航局此次分别中标江苏东台20万千瓦的潮间带风电场和滨海各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深水段风电场项目,中标总额达28.3亿元。
据悉,相比近海深水段而言,我国潮间带海域广阔,适合建设海上风电场的区域资源也很丰富。但是,受潮水涨落起伏的影响,沿海的潮间带一日之间水位变化较大,有的时段甚至“露滩”,这给风电基础施工和风机安装造成很大困难。目前,世界上暂无在潮间带建设风电场的先例,三航局此次承建的风电场将首开先河。
 
6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早在2006年,公司就前瞻性地进入海上风电安装市场。”据三航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受海洋恶劣环境的影响,安装重400多吨、高123米的风电机组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三航局在我国首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的建设中,成功地安装了34台风电机组。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海上风电整体安装经验的企业,三航局通过自主创新,解决了在水深10米的近海深水段进行海上整体吊装时,风机整机与基础承台对接的缓冲问题和精确定位问题,拥有风机整机运输和吊装的成套安装技术和设备。
目前,该公司申报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用平衡梁结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用机座安装结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安装系统、海上风机基础施工中塔筒基础环的调平结构、浅水区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专用潜水驳船等6项技术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另有6项申请获受理专利。
 
破解多项世界难题
三航局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主营业务是码头、船坞、路桥、铁路等建筑市场,是国家仅有的具有水工建设总承包资质的三家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之一。在全国评选国有企业500强时,三航局曾被冠以“中国的脊梁”国企称号。
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国内乃至亚洲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三航局凭借几十年的施工经验,在项目还没有立项的情况下,就斥巨资进行船机设备建造。到2008年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建设安装项目招投标之时,该公司凭借一整套特色鲜明的安装体系和可行性强的设计方案,一举中标。
2008年9月28日,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风机基础工程开始打桩。该公司首创的高桩承台基础设计代替了国外常用的固定方案,有效解决了风机承载、抗拔、水平移位的技术难题,翻开了世界海上风机基础建设新的一页。
国外的海上风电安装常常通过海上平台实现分体吊装,或借助特殊船机设备进行整体吊装。三航专家小组在进行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安装方案设计时,考虑到海上作业受海况、风向、风速、潮差、暗涌、过往船只的影响,大胆提出风机陆上整体组装、海上整体运输、海上整体吊装“三步走”的安装方案。
该公司与高等院校共同研发,在短时间内破解了风机吊装时如何保持“稳”与“精”的难题。风机由玻璃钢制造,极易碎裂,按照设计要求,风机整体吊装时塔筒与基础承台接触的速度相当于一位老人缓慢地坐到沙发上,同时安装时间又是在俯仰之间,两段塔筒对接时螺栓法兰的中心对准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这些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三航局与高等院校合作研制的软着陆装置,成功地解决了在海洋恶劣条件下风机安装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风机整体的沉稳落座、精准对接。
2009年3月20日,被称之为“亚洲第一吊”的首台风电机整体吊装成功。2009年9月4日,首批3台风机并网发电。2010年2月27日,全部34台风机安装完成,并于同年7月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在这期间,三航局斥资3亿元为海上风电安装度身定制的2400吨起重船“三航风范”号发挥了关键作用。风机整机能够在起重船双钩联动的作用下,借助吊钩GPS完成粗定位,并在软着陆系统和精对位装置的作用下,精准、稳妥地与基础承台过渡段塔筒实现对接。而完成这一过程只需两个半小时。此外,6000吨级专用运输驳的加盟,不仅提升了海上长途拖运的平稳性,而且提高了运输效率。组装好的风机整机外形庞大,极易在海上运输时因船舶摇晃造成重心移位、风机倾斜等现象,专用运输驳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一次可运输两台风机整机。
 
高新技术铸造企业品牌
三航局依托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在海上风电建设安装上不断创新,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为目标,不断完善不同海况下的风电安装方案,成功铸造了企业品牌。
去年,该公司在江苏响水近海风电2兆瓦试验风机安装中又获得成功。江苏响水近海风电2兆瓦试验风机安装采取全新的工艺,将风力发电的陆上安装移到海上,大大降低了驳运和安装成本,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同时,机组安装采用由半潜驳座底与陆上1000吨履带吊组合成的海上大型吊装设备进行分体安装,施工技术属国际首创。
响水风电2兆瓦试验风机轮毂中心高70米,风叶展开半径93米。在没有稳固海上平台的情况下,实现分体安装存在一定的风险。临战前夕,半潜驳在风机承台顺流侧开始注水下潜,7条工作船全部到位。夜间,海上突然风起浪涌,海浪高达3米,布置好的船舶相互碰撞,塔筒在运输驳上剧烈摇晃,涌浪不断冲击1000吨履带吊,险情不断。现场立即组织抢险突击队,一直奋战到第二天早晨7点,最终化险为夷。
在水深4米的近海浅水区,风机“静对静”分体安装避免了整机吊装时受到风速、潮时、暗涌等海况的影响。该试验风机已在今年4月份并网发电。
据了解,今年,三航局又承接了东海大桥附近一台36千瓦和一台50千瓦试验风机“升级版”的安装任务,在风机装机容量上也有了新突破。(顾国强)
 
(《中国水运报》2010年11月12日第7版,央视网2010年11月15日转载)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