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5年路 献礼党代会|发展⑤:海上风电品牌的打造之路

发布日期:2023-12-19 发布来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浏览量:1198

  2022年,三航局全年完成新签合同额1124亿元,新签合同额正式迈上千亿平台,完成营业额476.8亿元,当期完成利润总额11.8亿元,均实现历史突破。连续两年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18项考核指标,员工发展信心得到极大提升,奋斗的精气神得到极大提振,公司发展质量实现重要突破。2023年,我们更有信心实现企业发展各项目标。

  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总有源。企业之兴,必有其因。当“千亿三航”的光辉闪耀于星空之中,根基深藏于大地之下,我们满怀感恩之心追根溯源寻因。5年来,公司党委举旗定向,不断夯实“千亿三航”根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运营质量逐年提高,干部职工队伍工作作风发生质的改变、工作理念得到根本转变、文化养成锚定奋勇争先。

  5年来,三航人在新时代发展中高质量前行的步伐不断迈上新台阶。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敢于奋斗的光芒,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为迎接三航局第八次党代会召开,我们聚焦改革、发展、党建等三大主题,主要突出在中交集团党委的领导下,5年来,公司党委带领三航人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出彩成绩、精彩故事,以专题的形式陆续呈现出来。

  北至辽宁,南到广东,碧海、蓝天、风机,串联起三航局海上风电安装的路线图,一路追风,驭风而行,绿色发展动力强劲。

  2020年4月,中交三航局港口与航道工程实施和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服务正式取得“上海品牌”服务认证,三航局海上风电俨然成为上海的一张“海上新名片”。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实绩往往验证实力。

  截止到目前,三航局累计参建60余个海上风电场建设,总装机容量超1700万千瓦,年上网发电量达340亿千瓦时,约满足1200多万户家庭的年度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煤1043.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76.27万吨。

  品牌打造之路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作为中交集团海上风电“先行军”,三航局立足海上风电一体化服务优势,从零起步、投石问路,一步步开启了从“追风人”到“驭风者”的漫漫征途。

  追风于器装备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专业大型船机设备积蓄起三航人海上追风的十足底气,掌握装备主动权汇聚了金质风电品牌打造的磅礴力量。

  2019年“三航风和”号顺利交船,国内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设计最合理的第三代风电安装船利剑出鞘;2020年“三航桩20”在深圳交船,创下当时世界最大纪录的130米打桩船横空出世,“三航风行”号和“三航风顺”号两艘32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应运而生;作为中交集团海上风电产业链链长单位,三航局围绕海上风电业务,整合“三航风华”“三航风和”“三航风行”“三航风顺”等国内领先的各类资源,2022年参股成立中交海峰风电公司,整合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单位,延伸风电投融资、运维业务链,实现优势互补和多方协同,加速推动全产业链综合一体化服务,助力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今年4月,4000吨全回转起重船、18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2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三箭齐发,为三航局海上风电施工再添利器。

  “作为海上风电施工的引领者,打造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风电施工船舶,高质量服务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提速扩容,既体现了三航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大局的坚定决心,更体现了三航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奋力书写‘中交之为’的智慧力量。”三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峰如是说。

  向海的最远处眺望,最近处扎根,三航重器彰显三航硬核力量。

  “三航风和”号实现了海上风电大型单桩基础沉桩时直接翻身,“三航桩20”可满足105米桩长加水深、直径5米桩粗的施工需求,“三航风行”“三航风顺”同时具备安装5兆瓦以下风机、大直接嵌岩桩施工平台、大直径单桩定位平台和风机运维功能……三航局海上风电施工装备日趋完善,海上风电施工领域竞争优势进一步突显。

  去年3月,三航局组织召开海上风电主要船机需求分析与铺排会议,全面分析大型起重船、大型风机安装船等主要船机设备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远近并举,在不同水深,不同施工难度等条件下,实现关键装备区域化配置,合理把控关键装备配置的节奏,更好融入多方联合,迎接项目开发模式多样化时代。

  驭风于技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海上风电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同台竞技,三航人向来勇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辟出远方。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大研发平台、三大试验基地,三航局完成风电相关科研项目共计80余项,参编行业标准8项、能源行业定额标准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7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4项,实用新型授权205项,从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全面补齐国内施工技术空白和技术短板。

  新的历史时期,要想续写三航风电传奇,打造三航风电品牌,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正如王世峰强调的,“要切实强化科技兴企意识、提升科技兴企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成果转化,一路走进今天的三航坐标。

  港湾院在自主研发的优固特品牌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产品基础上提供灌浆连接成套技术,不断升级产品强度以适应不同海域风场,进军深远海。5年间逐渐达到60%的海上风电基础灌浆市场占有率,抢占了水深20米至50米海域市场,为三航局海上风电产业链链长建设做出贡献。

  及时对接海上风电项目现场的技术问题,制定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技术服务清单;完成多项技术服务工作,推进现场技术问题解决;及时开展现场施工技术总结,强化工艺革新,提高施工质效……

  如今的三航,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在风电品牌的赛道上已占据主动,打造出多个“首创”。四公司承建的国电舟山普陀海上风电成为国内首个在中长周期波、大水深、强淤积条件下施工的风电场,岱山风电项目一举刷新国内海上风电建设最快等5项全国纪录,六公司承建的兴化湾海上风电二期项目成为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再次证明科技创新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引领作用。

  “日新者日进也”,面对场址深远海化、风机大型化、开发规模化的海上风电发展趋势,三航技术研发依然在路上。深水导管架施工、深远海整体安装、风电运维技术、施工技术信息化研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必然为三航风电品牌的打造奏出奋进最强音。

  造风于人人才培养带动发展大局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第三届中国海上风电支撑结构设计施工研讨会上,技术中心主任时蓓玲侃侃而谈,技术中心岩土工程首席工程师张曦作“嵌岩单桩施工过程中岩壁失稳机理及对策”主题报告,技术中心杜宇受邀参加“海工装备前瞻性技术协同发展论坛”,并做“海上风电施工、装备与展望”主旨演讲。

  今天台上的聚光灯,照亮的是每一个三航追风人,和他们身后不眠不休的日夜。2020年以来,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项目创下25天完成10根大直径钢管桩单桩沉桩及单月完成5个基础承台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纪录;协鑫如东H13号海上风电项目36小时完成3根大直径单桩浅滩沉桩,并在8月创造了单月19台风机的安装新纪录……三航海上风电施工团队争分夺秒、逐风斗浪,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程节点。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一次次小小的推进,最终换来了项目的按时完工,甚至提前交付,而这“每一次”其实都来之不易。

  “贵公司项目团队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为我司阳江沙扒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贵公司项目团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我司项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国华东台四期(H2)300 兆瓦海上风电场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 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这样优质高效的团队组合,并不是少数。

   “作为我们这样一群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团队而言,也许经验缺乏,也许莽撞冲动,可是这份热忱却丝毫未变。作为团队的一员,我看到了李嵘的严谨细致,看到了武俊的果断坚毅,看到了宁强的不分彼此,我为能够身处于这样的一个团队中感到自豪”。中广核阳江海上风电风机安装项目技术部长沈陆汇某次汇报中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年轻团队的有为和担当。

  汪冬冬创新工作室在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研究中,面对国外专业公司的技术垄断以及外海艰苦的试验环境,不惧挑战,从零开始,屡败屡战,最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

  2021年6月,三航局技术中心承担的研究成果——《基于BIM技术的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生产质量检测》荣获上海市第三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特别创意奖,三航局BIM中心团队获得上海市优秀团队奖。

  三航局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海上风电全周期链设施设备资助项目”顺利通过上海市人社局综合验收......

  海上风电扬帆起航,吹响人才集结的号角,以人才一体化发展“先手棋”带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大棋局”。中国交建海上风电施工技术研发中心,与国内外多家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构建了开放式的技术创新联盟或协同创新平台,构建起“平台-团队-人才”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机制,聚焦链长建设关键环节,加大“高、尖、精、缺”高质量人才内培外引。

  核心装备的优势、科技支撑的推动、改革发展的助力、三航人的不舍昼夜,共同绘就了三航海上风电发展的鲜活画卷。风好正是扬帆时,赶路人的月,逆流者的桨,三航局海上风电金质品牌打造之路正奋辑逐浪。

 

  策划:三航局党委工作部

  撰稿:吴雨声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