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点”助力大工程

发布日期:2020-10-22 发布来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浏览量:4464

傍晚,三航局路泽太高架项目的桥面上凉风拂过,忙了一天的焊接工人老何望着大家笑了笑,露出一口大白牙,“今年夏天比往年凉快多了,这个‘小不点’帮了咱们不少忙嘞!”

路泽太高架项目建设图

老何口中的“小不点”是三航局路泽太高架项目的钢护栏焊接机器人。可别小看了它,这个“小不点”的焊接速度是焊接技师的3倍,焊点饱满率为99.83%,比人工焊接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优质稳定的施工能力,即使是老何这种焊接高级技师也自叹不如。 

这个“小不点”的故事,得从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说起。 

路泽太高架项目作为全国在建的最长钢结构桥梁,需钢护栏9999个,到了护栏生产安装关键期,按生产计划,单日需加工出数百个钢护栏,需要百名工人同时作业方可完成,生产形势异常严峻。

路泽太高架项目的钢护栏

而一线焊接工人置身热浪席卷的钢筋加工中心,一边要擦拭汗水,一边要从事钢护栏焊接,难免出现错焊现象。项目团队按以往的经验推算,认为钢护栏施工任务不可能如期完成。 

常务副经理陈磊和常务副总工李晓峰肩上的压力随之增加,“按照这个速度,钢护栏施工如果延期,也会耽误年底通车的目标。”陈磊率先开口,“同时会对工程品质有极大负面影响。”李晓峰补充道。 

驾车返回项目部的途中,陈磊电话通知技术部长夏轩梁召开研讨会。“想要质量速度双提升,就要引进智能制造技术,提升标准化水平。”夏轩梁在研讨会上直截了当说出关键所在。 

可是,说事简单做事难,如何提高标准化水平的问题让研讨会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一直沉默不言的李晓峰突然开了口:“是否可以用机器人从事钢护栏焊接?”

项目团队对焊接机器人进行改良

机器人从事焊接早有先例,在钢筋笼加工期间,项目部便用造汽车的理念从事工程建设,研发机器人从事箍筋焊接,但机器人参与钢护栏施工在项目上并没有先例。“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先试试。”陈磊让技术团队大胆尝试。 

让箍筋机器人焊接钢护栏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来,箍筋焊接较为简单,只需平面的X轴和Y轴即可,钢护栏焊接成立体性,需要增加Z轴,是三维坐标。项目团队的第一项攻关,就是将胎座从二维改成三维。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项目部措手不及,李晓峰翻阅大量资料,请教机械自动化教授,设计符合要求的胎座。越是研究,团队越是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难题接连而至,“你还要想到焊接编程。”机械自动化教授提醒道。 

项目团队在研讨方案 

项目部可没人系统学习过编程,李晓峰只能从科技公司邀请来专家,手把手指导技术团队着手钢护栏焊接机器人编程。与此同时,技术团队扎进实验室,进行编程作业,经过一个星期持续战斗,编程终于如期完成。 

万事俱备,焊接机器人大显神威的时候到了。在项目团队期许的目光中,“小不点”按照编订的程序,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焊点焊接。看到焊接工作正常进行,现场响起了欢呼和掌声。“总算没有白费心思啊!咱们的进度有希望了!”正当大家沉浸喜悦中,意外却发生了——“小不点”的机器手被钢护栏挡住,无法进行下一个点位的焊接,“滋滋滋”的焊接声也陷入停顿。 

原来,项目团队设定的焊接编程,全部按照直线完成——即第一个焊点完成,机器手直线滑动完成第二个焊点焊接。可此时,钢护栏阻断了机器手的去路,这一点出乎项目团队的预料。他们决定汲取教训,立即重新编程。

自动化焊接演示 

通过几次调试,项目团队开始再次对“小不点”进行实验。“滋滋滋”,随着机器手完成第一个焊点,“小不点”以矫健的“步伐”,轻松绕过“障碍物”,精准到达第二个焊点,项目团队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是李晓峰还是对这个“小不点”不太满意,对质量刨根究底的他认为焊点圆润度未达到验收要求。为找寻最优焊接状态,李晓峰又亲自上阵,拿起焊机反复实验。“李总工变成了李焊工。”陈磊调侃道。 

经李晓峰上千次的焊接实验,他终于得出结论,焊点要饱满圆润,每个焊点需要焊3次,每次焊接时间控制在1.2秒到1.4秒。基于他的设计,项目团队再次编程,机器人终于从“打一枪就跑的愣小伙儿”变成了“心灵手巧的小裁缝”,能够圆满完成施工要求。 

回到加工中心,在李晓峰的指挥棒下,焊接机器人踮着脚尖,按照乐谱,有规律的跳着“生产舞”,成为了加工中心最亮的主角。


来源:宁波分公司

图文:刘明秀

编辑:郑博文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平江路139号     电话:021-64030607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